公交“客货混跑”:破局城市公交生存困境

发布于:2025-07-21 阅读:0
当下,多地公交尝试“白天拉客,晚上拉货”的客货混跑模式。此模式既能盘活公交闲置资源、增加营收,又能助力快递降本增效。不过,实际操作面临运营调整、收费标准等难题。能否全国推广、实现共赢,值得期待与关注。

近期,郑州公交“白天拉客,晚上拉货”的运营模式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网友拍下对比图,直呼这一创新让闲置资源“活”起来,为城市公交复兴带来新希望。其实,这种“客货混跑”模式并非郑州独有,南京、西安、武汉等地也纷纷展开类似尝试。

城市公交

以南京503路公交为例,它每日往返于六合北站与鼓楼公交总站。自去年起,该车每天15时30分从六合北站出发时,除搭载乘客,还会捎上当地农特产品、生鲜食品等快递运往南京城区。原本次日才能送达的快件,如今两三个小时内就能到消费者手中。

自2024年9月以来,西安、武汉、兰州、成都等地相继开展公交与快递的合作。有网友看到郑州公交“白天拉客,晚上拉货”,认为这为城市公交开辟了一条复兴之路。那么,这种合作模式的商业逻辑是否成立?又有无全国推广的可能?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东亚区首席代表刘岱宗表示,客、货运互补性强,公交和物流可以成为“朋友”,公共交通与快递融合早有先例,如北京地铁2023年9月试点非高峰时段“运快递”。截至2024年12月,北京地铁4号线已累计运输顺丰同城快件6万件。

客货混跑

多地公交与顺丰合作,计划利用公交车富余空间运送小件、高时效、同城急件,将公交场站改造为分拣点、前置仓等。刘岱宗认为,公交系统存在“峰谷差”,闲置车辆参与货运可带来现金流;而快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与公交合作能降本增效。

公交公司普遍面临生存困境。与2019年相比,中国城市公交客流量大幅下降,票款难抵运营成本,多数公交企业依赖政府补贴。如郑州公交集团,2024年营收下降,营业利润降幅更大。为摆脱困境,公交企业积极寻求自救。

成都公交集团主动与快递企业合作,探索创新发展模式。2024年该集团仍亏损,目前已在运力复用方面试点,选取下午三点发车的机场专线大巴运送小件、快件。

然而,“公交+物流”实际操作障碍不少。公交公司运营模式需从单一客运转变为客货混运,路线设计、调度系统和车辆配置等都要改进。成都公交集团称,公交与物流体系差异大,需调整适应,目前正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和应急预案。

公交转型

公交公司具有公共属性,其资产和运营多有财政投入和政策倾斜。刘岱宗认为,公交应通过合理机制实现公共资源商业化运营,确保资源回归市场逻辑,减少对政府补贴的依赖。

此外,公交与物流合作还面临收费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公交车辆和场站有政府补贴,按何标准收费尚无定论。广州公交转型较成功,开展新能源和物流业务,2024年营收破百亿,但传统公交业务仍亏损。

总体而言,“公交+物流”模式潜力大,但要全国推广,还需解决诸多实际问题。未来,城市公交能否借此实现转型,值得关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城市公交 客货混跑 快递合作 公交转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