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共享花园”:激活社区活力,开启美好新生活

发布于:2025-07-25 阅读:0
本文聚焦老旧小区“共享花园”改造,介绍上海新世纪公寓、北京西城区小区等成功案例。居民自筹资金、共商共建,将荒废绿地变为集生态、休闲、健身于一体的花园。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社区治理提供可复制样本,提升居民幸福感。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老旧小区的改造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近年来,一种新的改造模式——“共享花园”,正悄然在各地老旧小区兴起,为社区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老旧小区

上海静安区大宁路街道新世纪公寓小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片建于1996年的小区,有150户居民。小区东南角约430平方米的绿地,曾是蚊蝇乱飞、垃圾堆积的“社区疮疤”。居民改善这块绿地的想法由来已久,但小区作为商品房,不属于美丽家园改造项目范畴,且维修基金有限。不过,当居民区党总支和业委会提出自筹资金的想法后,居民们积极响应,两天就筹措了近3万元。此外,还通过社区支持、共建单位、物业基金等多元方式解决了资金难题。

在花园建设过程中,居民们纷纷贡献智慧。有人提议建凉亭,有人建议打造环形步道。社区园艺师和区绿化部门的专家也参与进来,最终花园里种下了20余种花草树木,入口处还设置了座椅。花园启用后,街道和小区代表签订了“移交协议”,小区业委会依托《社区花园公约》进行长效管养。静安区绿化市容管理局还推出了《静安区社区花园建设工作指引》,为社区花园改造提供规范和方法。

共享花园

同样,北京西城区一个墙皮掉渣的30年老小区,也通过居民的努力,在楼道缝里“种”出了共享花园。退休的张阿姨想给老邻居们弄块歇脚地,她拉上老伙计清走建筑垃圾、买花籽,全小区居民纷纷响应。大家还搞了“认养制”,花园成了小区的“社交中心”,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青山区老旧小区钢花117街坊,通过兴城物业党支部与园建公司澜茵绿化养护服务公司党支部的党建结对共建活动,对小区进行精细化园林美化。他们修剪了800多棵无人打理的乔木,打造多个“共享花园”,让有种植爱好的居民将自家植株移栽到共享花园,并定期举办家庭园艺展等活动。

社区治理

这些“共享花园”的成功建设,不仅改善了小区的环境,还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居民们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同时,这些案例也为其他老旧小区的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推动了社区治理的创新和发展。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老旧小区通过“共享花园”等改造模式,焕发出新的光彩,让居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老旧小区 共享花园 社区治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