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特大暴雨:灾害突袭与应急救援全记录

发布于:2025-07-27 阅读:0
2025年7月26日下午至27日凌晨,北京密云西北部遭遇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超300毫米。暴雨引发山洪、山体滑坡,部分村庄被淹,道路、电力中断。各方救援力量迅速集结,转移群众超3000人。此次降雨受“列车效应”等影响,后续仍有降雨风险。

2025年7月26日下午到27日凌晨,北京市密云区西北部地区遭遇极端强降雨。短短半天多时间,最大降雨量超过300毫米,达到特大暴雨级别。北京密云26日晚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特大暴雨

这场特大暴雨迅速引发了山洪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石城镇、冯家峪镇和不老屯镇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在不老屯镇半城子村,湍急的水流如猛兽般奔腾而过,主干道上树木倒伏严重。村民回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水,感觉整个村子都要被冲走了”。冯家峪镇部分村子道路被冲毁,电力和通讯全部中断,与外界失去联系。

为何此次降雨在密云如此之大?据北京新闻广播报道,密云山区占比达80%,降雨云带遇到山区,形成迎风坡,使得气流进一步发展旺盛,水汽在迎风坡一侧被迫抬升,冷却凝结,从而增加了降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同时,中国气象频道分析师信欣指出,“列车效应”也是重要原因。当晚北京北部强对流产生的下沉气流,往北被大山挡住,往南撞上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暖湿气流,形成新的对流云团。这些云团像接力赛一样,一个接一个往密云聚集,导致降雨不断。

山洪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消防、武警等多支救援力量迅速响应。消防队员组成突击队,利用海事卫星与受困的冯家峪镇取得联系后,徒步进入受灾区域。他们在湍急水流和泥泞道路中艰难前行,用担架、绳索等工具,将被困村民一个个转移到安全地带。武警部队协助当地政府疏散群众,搬运物资。医疗队伍也随时待命,为受伤群众提供救治。

截至7月27日10时,密云区共转移18个镇149个村1552户3270人,实现应转尽转。全区12条道路封闭,部分道路可通行,部分中断;13条配电线路涉及停电,导致47个村断电;163个基站信号中断,但所有行政村已实现卫星电话通联。

7月27日15时,密云水库启动泄流。受本轮降雨影响,密云水库出现1959年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流量。潮白河流域的洪水也给密云带来影响,其洪水主要来源于暴雨中心活动频繁的山前区,洪水具有涨落迅速、峰高历时短的特征。

救援

预计7月27日至28日,密云区仍有明显降雨,部分地区仍有暴雨;28日略有减弱,但山区局地仍有暴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联合市气象局升级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提醒人们注意防范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这场强降雨灾害给密云带来了巨大损失,也让我们反思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在气象预警信息传达和民众应对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也需提高防洪能力,加强山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同时,各方救援力量的迅速行动和团结协作,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北京密云 特大暴雨 山洪 救援 列车效应

相关文章